乐文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勾古弦在线阅读 - 第四十七章 【抽丝剥茧】

第四十七章 【抽丝剥茧】

    2012年4月2日,北京

    又是个雾霾的日子,胡平被这骯脏的空气弄得很不舒服,戴着口罩进到国安部的会议室,发现还是上星期的原班人马。

    第四局爬梳从台湾各个渠道海捞来的种种材料,整理出严道文和方文玲有几项重点讯息。

    严道文,一九八三年生,三十岁,台北市人,台北辅仁大学经济系本科生毕业,目前在台北车站前一家保险公司工作。手头小有积蓄,居住在台北市信义路上的水晶大厦,这些都是继承自其亡父。目前与其弟严道武同住。

    严道文大约在二零零七年开始接触古文物,目前从他开的博客和博文观察,他的古玉器收藏已经有一定的数量,而且不乏到代的古玉,收藏以战国及西汉时期的玉器为主,本身对古玉器的知识也具备一定的基础。

    从严道文的博文判断,龙形玉带勾应该在他手里。

    严道文消费大宗为书籍。网络上能找到的消费纪录,几乎都是买书,种类为财经投资与古文物收藏。其他只有小额的服装及杂支,看起来是个生活很单纯的年轻人。

    总的来说,这严道文生性保守,消遣就是读书,兴趣可能是收藏与研究古文物。但近半年对网络游戏发生兴趣,第四局干员推测他是迷上了游戏中的熊灵儿这个程式管理员,检视了他们的对话,与会的人均接受此判断。

    而方文玲的情况则相对特别一些。

    方文玲一九八四年生,28岁,台湾台中市人,现在居住在台北市内湖区星云街175号住宅大楼的一个单位里。

    让大家诧异的,是方文玲居然是北京「中国传媒大学游戏设计系」二零零七年毕业的本科生。她是在台湾出生成长的,小学毕业12岁的时候,随父亲到大陆就学。

    其父亲于一九八六年于天津市设立了机械厂,经营了二十年,在二零零六年转手给工厂的干部,还保留了部分的股份。这二十年的发展,除了赶上中国改革开放最红火的期间,后期也正好与一九九七年亚洲金融风暴后的新兴市场復甦重叠上,所以工厂规模和获利是年年翻倍的成长,应该赚了不少的钱。

    二零零七年方文玲回到台湾,在台北的一个电脑游戏设计公司工作。二零零八年金融海啸爆发,年底该游戏公司就撑不过去。看来是由方文玲的父亲出资,顶下了这个游戏公司,改名「鸿来数码科技公司」,由原来的干部继续经营,而方文玲则出任设计总监,这几年的营运,可说渐入佳境。

    从「战国再策」这游戏的製作发行名单来看,方文玲应该是这款游戏的设计製作人。所以,就算她没拥有凤形玉带勾,起码她对于凤形玉带勾也是知情的。最少,她应该亲眼见过此凤形玉带勾。

    可是,分析严道文在「战国再策」的交友与聊天室的情况之后,发现有些特别的现象。

    严道文在「战国再策」的角色蒙天放,游戏中的交友还算单纯。游戏中他有一个朋友叫「白道」,从ip位址可以判断应该就是严道文的弟弟严道武。偶而,还是由严道武在cao作蒙天放的角色,严道武代cao蒙天放的时候,也是蓄意在找熊灵儿搭訕,两兄弟似乎都对同一个游戏角色感兴趣?

    此外,蒙天放在游戏中只有一个叫「青苹果」的好友,似乎对于隐身在蒙天放这游戏角色背后的严道文很有兴趣,经常藉由游戏之中的状况或台湾当地发生的事件,从各个层面询问严道文的看法,看起来是想了解严道文的心思、想法和人格特质。但是,严道文对这个小meimei却相对冷淡,对话言简意賅,没用过什么带感情的字眼。

    奇怪的是,cao纵这青苹果的ip位址,却跟熊灵儿一样,是从鸿来数码的「程式管控服务器」中出来的。简言之,cao作这青苹果的绝非一般玩家,似乎也是鸿来数码暗底派的程式管理员,而且主要目的可能就是刺探严道文。

    这严道文有这么重要吗?从蒙天放的级数、装备、技能这些个层面来看,蒙天放勉勉强强只能算是刚刚脱离歪瓜劣枣的阶段,这道行至于要动用到专人伺候吗?探员们大胆地推测,除非,这青苹果是方文玲的另一个分身?而且,这个方文玲或许知道严道文的身份,对这严道文也有特定的企图。

    最令人不解的事,仍旧是安徽寿县李三古堆大墓前两年才出土了二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后期楚国王宫竹简,前两个月才释译出的简文中提到在修筑復山的「灵儿蒙放」,跟现代的「战国再策」网络游戏中的熊灵儿、蒙天放两个角色名字怎么会如此接近?而这两个角色现在又搅和在一起?又提到凤形玉带勾牵涉到一个大秘密?这是从哪个角度都没办法解释的。

    大伙儿一阵议论后,那副局长跟叶向东都倾向一个讲法,就是「到台湾走一趟」。

    这句话说得容易,但是牵扯到的,可不只是到台湾旅行、参加个学术研讨会这么简单。

    首要确定的是这趟行动的目标是甚么?取回两个玉带勾?如果收藏者不愿意配合呢?用国家民族大义劝说?还是利诱?如果都不行呢?那就只有用……?

    国家民族大义?台湾年轻这一代对「中国」的认同感已经大不如前了,用「说服」这方法大家都认为成功机会不大。

    利诱?多少银子才够?政府对在市场上徵集古文物的奖金都有个顶,瞧严道文和方文玲的家底都不差,能起到打动他们意愿的数儿,那可不是笔小数字囉?况且,国家的政策对于文物徵集是保守的,非不得已不会採取这种花大钱当冤大头的作法,以免间接鼓励了文物走私。那这利诱,恐怕搞不出多少的诱惑力唄?

    研究到最后,就只剩下「用强」的这条路。可是强到啥程度?不论死伤?不计后果?如果事败被张扬出来,对于「和平解放台湾」长期部署的伤害,恐怕难以估计,不知道要倒退几年?相信中央领导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还真没有一条路是康庄大道啊?

    大家也都知道,如果由正式渠道向台湾方面要求协助,除了旷日废时之外,万一玉带勾的收藏家还是拒绝了,那真是寡妇死了儿子-没指望啦!因为,台湾当局和民间如果都知道了此事,那之后任何伤害两岸人民感情的事儿是绝对不能干的。如果不能干那些檯面下的事儿,不是连所有的后路都断了?

    最后,终于挤出了个结论,只有先做非正式的接触,探探这对玉带勾的收藏家是啥态度?再做后续的因应,如此才是最有弹性的作法。可这非正式的接触要怎么进行?由何人来执行?

    那誉副局长更陷入了挣扎。虽然,开啟花山迷窟29号窟藏宝室这项目,不是国安部的业务。可是,若要儘快从台湾取得这两个玉带勾,除非台湾方面能够完全配合,否则此次行动就少不得要动用国安部在台湾的各种资源了。

    不用想也知道,所谓国安部在台的资源,主要就是派在台湾的特工,他们都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安置成功的。如果贸然行动,造成潜伏的特工曝光,划得来吗?这责任又由谁来承担?

    顾虑虽多,但那誉知道这台湾之行,国安部势必不能置身事外了,也只好协助大家尽量弄出个草拟的行动方针,其相关重点如下:

    一、国家文物局派出个懂行的专家,以文物研究学者身分与玉带勾的藏家接触。

    二、仍然先以国家民族大义劝说对方。如若不成,再谈徵集,了解对方出让的意愿,以及可接受的金额。回京后,再上报请示是否採用徵集方式?

    三、如果对方执意不肯出让,也要维持双方友好关係,且尽量收集材料,再做后续行动的打算。

    四、国安部派人全程协助,保护双方,让此对玉带勾能安全、完整、迅速地回归祖国。

    五、此项目由国家文物局为主,国安部为辅,共同缮具「行动计画书」,会办国台办,呈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审批。

    会谈结束,送走了叶向东他们,那誉副局长也召集了另一批干部,对于行动先做前期部署。

    原则上,安排个资浅的特工负责本案,以免身分曝光,影响台湾的情报佈建。对于严道文和方文玲,先採远端监控,勿打草惊蛇。等行动方针获得批准了,再确定特工的授权与行动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