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勾古弦在线阅读 - 第六十四章 【出场】

第六十四章 【出场】

    2012年4月28日下午,台北

    台北101,曾经的世界第一高楼,高509米,地下五层,地上一百零一层,有142家国际知名品牌进驻,结合了顶级办公、消费和观光于一身。任何人只要站在台北街头,抬眼一看,一定可以瞧见天际线上挺立着这支直插云端的宝剑。

    (图一)

    下午一点十分,原本时不时露出脸来的阳光,开始躲在灰云的后面,空气又回到春天那种潮潮的、曖昧不明的味道,起风了。

    信义路和市府路口的人行道上,停着一辆深色箱型车,一侧拉着绿底黑字的广告帆布,上面印了「幸福家庭,信x房屋。」的帆布拉条。紧靠着厢型车的南侧搭着一座临时遮阳棚,摆了两张桌子,桌上压着一落落的文宣资料,附近散了六位穿着绿色制服的年轻男女,面带微笑,一手抱着一叠文宣资料,另一隻手俐落地向路人、游客递着文宣,嘴中还亲切地说着「您好!」、「谢谢您!」。

    深色箱型车里面架设了高高矮矮的电子仪器和监视器,里面挤了四个男人。其中一个年纪较长的男人,对着另一个戴眼镜长脸的高个子说:「黄组长,这边有我,你先到附近人多的地方巡一巡,看看有没有异常的状况,然后再到101四楼,看看大家部署得怎么样?务必在一点四十分就定位。到时现场就看你了。」

    车门开了,黄文钦下了车,拉了一下西装的前襟,开步沿着台北101前的信义路人行道向东走去。

    虽然是星期六不上班,台北101周边的松智路、市府路、信义路上,依旧车水马龙。大概是刚吃过午饭,台北101是旅游团一般规画的下午第一个旅游行程,一辆辆的观光巴士,载来了一波波来自大陆、东南亚的观光客。只见游览车密集地停在信义路边,一条条的人龙向台北101的正门口集结。

    有的人兴奋地抬起头,仰望着台北101,喊着「好高啊!」。也有东一撮、西一群的小团人马,围着红色的love雕塑,对着镜头喊着「茄子!」。

    说也奇怪,看黄文钦一步跟一步地走得慢条斯理,可在汹涌的人潮里却游移得非常神速。当他摆脱人群,站在信义路和松智路口,向北面看了几眼,没甚么异常的,这边只有两辆游览车停靠,游客不多,停车场入口旁的两辆侦查车已经定位了。于是,他又跨过松智路口,走到了松智路东侧的人行道上,左撇着头隔着松智路观察台北101东侧门的行人和游客。

    「擎天二号!擎天二号!看到你了。」两辆停在对面停车场入口旁侦查车上的干员跟黄文钦打招呼。

    「擎天八号!擎天九号!守在车上,招子放亮,有状况随时回报。」黄文钦指示着那两辆侦查车。

    走着、走着就到了年轻人喜欢来消费的时尚广场了,走道附近或坐、或站着不少人,嘻笑打闹的,口沫横飞大放厥词的,抱着毛小孩亲亲的……。黄文钦犀利的眼神快速、依次地扫描着,敢坐在明处、面对着自己的,只要用眼角馀光照顾就好了。重点是躲在暗处、侧着脸、背对着自己的那些人体型、脸型、穿着、肢体动作…。

    唉!都是些丰衣足食、穿戴光鲜、醉生梦死的傢伙,成天只会找乐子、洒银子,消费大概就是他们对台湾经济最大的贡献了。你们可知道?百步之外,有群人正在竞竞业业用生命捍卫着你们的安全?黄文钦一向律己甚严,虽然知道内需是撑起经济的三支柱子之一,但一向看不惯争奇斗艷、特立独行的异类,遇到了心里面就是一阵反感。

    看看时间,该进去了。循着金属旋转楼梯上到高架人行道,跨过松智路,走到高架人行道最后的转角进到台北101之前,黄文钦倚着栏杆,正向下检查台北101北侧的水舞广场,耳机响起魏国强的声音,「擎天二号!擎天二号!第一目标十分鐘内抵达。」

    「二号收到!二号收到!正要进入……」

    黄文钦话还没讲完,耳机又响起魏国强压着嗓音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发出来的声音,说:「擎天二号,最近出现的特殊波频现在正被我们锁定,就在你东北东方150公尺向你移动中,进行目视接触。」

    黄文钦赶快掏出自己的手机来,假装接了通电话,慢慢地转身,抬起眼睛向东方搜索着。在高架人行道上还真有个年轻人跟自己一样,从影城方向转了过来,远远地正对着自己走来,敲着手机。怎么这么熟悉?黄文钦心跳越来越快,「他带着深色棒球帽,哈!『地鼠』!就是他!」,黄文钦掌握了最后的三秒鐘,把眼睛看见的重要讯息报给了魏国强。

    黄文钦笑嘻嘻地对着手机说,「我们公司是含了税的,陈总,你在台北已经找不到第二家能给你这个价钱的……不会!不会!……怎么会呢?……你别开玩笑了……」,可是他犀利的眼睛,却眨也不眨地一直盯着越来越近的棒球帽下缘,努力地想辨识清楚那张在银幕上看了数百次却怎么也看不清楚的脸。

    年轻人仍然cao作着手机,经过黄文钦的面前左转弯,头抬也不抬地向着台北101二楼的侧门走过去。

    这年轻人大约173~175公分高,肤色有些黑,真像计程车司机描述的「精壮」。走路用大腿出力,膝盖略弯,绝不打直,这是长期受了搏击训练,为了随时应对各方面突如其来的攻击,日积月累练成了自我防护的姿势,也只有受过同样严格训练的对手才看得出来。

    黄文钦仍然没法子完整地看到年轻人的正面,只好从侧面观察,大大的、有神的眼睛,是个精明干练的人。鼻樑虽挺,但鼻头较圆,成长过程应该受过不少苦。上唇比下唇薄,紧抿成一条直线,个性坚毅、决断。上身着深灰色长袖帽t,下身着黑色休间裤,黑色胶底滑板鞋。

    初次的接触,让黄文钦直觉这傢伙绝非易与之辈。趁对方转身走开之际,黄文钦赶快用手机照了张年轻人的侧身像,立即传给了魏国强。

    「多大把握?」

    「九成九!」黄文钦转身,急不可待地向侧门跟了过去。

    「起码搞清楚就是『地鼠』在使用特殊波频的手机,以后不怕找不到他了。但还不能确定他就是今天的第二目标。」魏国强停了一秒又说:「擎天二号!先调一个组跟着『地鼠』,仍维持原任务。记住这次的行动准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藉第一目标,来确定谁是姓严和姓方的,最重要的是把第二目标引出来……。」

    …………

    王振华从瑞平小馆出来,先搭蓝5小巴绕过台北101,直到捷运市政府站才下车,穿过地下走道,绕过小吃街,走到诚品书店地下室门口前,抬头一看,前面走道两侧天花板上架了十几具的摄像头,赶快向左一转,遁进了诚品书店。

    下两分鐘,王振华在诚品松高路出口,跟在一群年轻人的后面跨过马路,沿着松智路走到松寿路,再左转影城,混进人群里面。这种南来却北往、东出又西进的迂回侧进,是王振华标准的特工行径,这样神出鬼没,不容易被人掌握住。这也是国安局成立查辑「地鼠」专案,到现在还在松山路、永吉路一带压马路,却始终没法掌握王振华行踪的原因。

    喝了杯饮料,从「强讯机」看到严道文刚出门,朝着台北101赶过来。王振华起身,三转两拐地直接从影城的二楼转上高架人行道,也向台北101的四楼广场进发。

    可是,王振华瞥到停在松智路上台北101停车场入口旁的那一黑一白的camry,后行李箱上都架着超宽频无线电天线,这时「强讯机」震动了,「江海」传来了警告,「有身分不明的团伙将对严、方动手,不计手段执行任务,保护安全。」

    王振华拿着「强讯机」,瞪着那条「不计手段执行任务」的指示,又再回头瞄了那两辆camry一眼,心想,今天可凶险了。

    突然,走道末端那个瘦高的男人慢慢地转身向着自己,虽然有说有笑地对着手机在讲着,可是那有如老鹰扑击猎物前所放过来的锐利眼神,令王振华马上绷紧了肩膀。

    这男子上身穿了件肩线宽了一吋的深灰色西装,没有收腰线,还在后面开了双衩,下身深蓝色西裤,足登咖啡色绑鞋带的台湾品牌气垫鞋。王振华心想,这人的上衣整得这么宽松,是方便藏放傢伙唄?有人逛街会穿西装和绑鞋带的气垫鞋吗?这身行头不是情治干员还会是谁?

    不能停!时间不容许退却。

    衝!衝!衝!转弯衝过去!赌他认不出自己来。

    坏了!运气真差,被跟上了。

    王振华从前面玻璃门的反映看得很清楚,这干员趁自己经过他面前的时候,居然偷偷地照了自己侧面的相片,而且还跟了上来。

    拉开玻璃门,右侧有三个人在等电梯,前方卖场也有群人在间逛着,现在动手,势必打草惊蛇,任务恐怕要砸锅。王振华喊苦,现在不是对付那干员的好时机,看来今天自己的特务身分恐怕不保了。

    好!那就不计代价来完成任务唄!

    一路小跑步地跨上了四楼地板,侧头瞄了瞄后面的电扶梯,那探员居然没跟上来,是自己多心了?不管了,赶快搜寻要保护的目标。

    王振华来过台北101很多次了,有两次还上了景观台,那时候面对眼皮底下的台北,不断地把脑袋里的地图跟实景比对着,尤其是那二十几个重要的军事建筑目标。

    整个台北101王振华最喜欢的就是这四楼的广场。高挑、雄伟的空间营造,几家连小孩都叫得出来名字的超级品牌环绕在广场周围,正好让这些名店互比苗头,家家把门面装潢得金碧辉煌、亮眼炫目,非得把自家的logo牢牢地刻在游客的脑袋中不可。广场中间,围了一黑、一白的两圈饮料吧,对比很是强烈。让人置身广场中间,突然觉得变高档、时尚了,但也觉得自己好渺小。因为,这广场的芎顶就超过百米高,就算广场聚了数百上千号人,仍然不觉得壅挤、吵杂。设计这空间的,绝对是个顶尖的高手。

    (图二)

    可是,今天的王振华往广场中间一站,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星期六这地方都是这样子的吗?

    十几团的导游撑着小旗领着各自的旅游团,大呼小叫、急冲冲地往上五楼的中央电扶梯进攻,大概都是要赶着行程想排队上顶楼景观台的。从五楼下来的人又有如过江之鯽,散在广场的各个角落,拿着相机、手机向各个角度杀着记忆体。导游多给时间的,当然赶着进出各大名店大肆shopping了。连那一黑、一白的两圈饮料吧,不只里面高朋满座,外围也都站了不少人在等位子。这样的人潮汹涌,完全颠覆了王振华原本对四楼广场恬静、优雅的印象,不由得头皮有些发麻。

    好!看自己的本事了。王振华收起心思,看看手錶是一点三十七分,还有时间,趁严道文还没赶到之前,把从情蒐训练学来的宏观全局和微观细节全使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