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花瓶女配开挂了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39

分卷阅读939

    时随便烤一烤都喷香,杨玉英亲手处理过,那滋味更是无可匹敌。

这几个月,按理说杨记规模不大,一天招待不了多少人,不该影响其它酒楼的生意,可网上黑杨记的帖子就是层出不穷。

这事听着奇怪,仔细说起来也没必要惊讶,就她家这饭香味一飘,周围连住户都没有心思吃饭,何况是别家酒楼。

如今海城美食圈中,众多老饕都是约不到杨记,才去别的地方凑合。

以前觉得极好,花钱不亏的几家酒楼,如今大家伙再去吃,怎么吃都觉得亏得慌,吃着也不香甜,渐渐就去的少了。

说到底,但凡是人,就少不了嫉妒之心,只是有些人能控制,有些人控制不住而已。

春日到了,杨玉英还想吃笋子。

她略有些困乏,到是懒得动手,杨记其它厨子到是有兴致,时常兴头上来,便以时兴菜为题,认认真真搞一回比赛。

对此,杨玉英举双手热烈欢樱。

食客们也是天天变着花样激起大厨的胜负心。

他们斗起来很好,这帮人斗菜,最后便宜的还不是他们这群食客?

一来二去,‘杨记’在美食圈子里的名声一日比一日响亮。

这名声一大,就容易招来质疑,本来杨记在网上的评价就乱七八糟,粉黑混合在一起,让外人看了都满头雾水。最近这段时间,网上一个粉丝都看不到,乍一看,人人都是黑,黑子多得几乎要把美食论坛屠版。

孔繁林平时工作之余,喜欢玩论坛,是美食天地的一个小版主,他平时工作繁忙,只是喜欢美食,所以平时上网仅关心美食圈子里的八卦。

杨记前阵子因为黑帖时而出现,时而消失事件,都快变成美食天地的一则奇闻了,相关的段子频频出现,一干黑粉模样的食客见天上网刷‘杨记’的名字,孔繁林一开始还没在意,黑子们闹得太有趣,他不免有一点好奇。

“话说,要是真这么难吃,这帮黑子有病吧,还天天跑去吃?”

同一个ID,江南蟹正好,一连半个月,留言十七条,例如——“啊啊啊啊,杨记的十全大补汤给狗喝,狗都不喝!”

“杨记今天的锅炉烧饼糊了,糊了,都是糊的。”

“今天的招牌菜千万不要点,雪菜笋丝算什么鬼?那么贵的菜价,就吃这玩意?不要点,千万不要点!”

“海鲜粥不行了,现在杨记的海鲜粥吃起来不如一碗棒子面粥。”

孔繁林看了半天,一开始琢磨,这杨记得难吃到什么地步,食客们好真情实感,回过头就忍不住笑,这江南蟹正好,是不是有受虐的癖好,明明都那么难吃,居然还时不时就要去,口口声声抱怨价格虚高,偏又半点不犹豫地抢着同别人拼桌去吃杨记。

如果只有一个‘江南蟹正好’,孔繁林就当他是有病,问题是精神有毛病的食客,今年的海城特别多。

网上一扒拉,愣是能扒拉出一窝。

这事挺有趣,孔繁林回家就和他老爸提了一嘴。

孔繁林的老爸,孔二国曾是御厨,前年过了六十五,刚从上头退下来,去年国宴的时候,他还去给一帮小御厨兜底去了。

能当御厨的人,在吃上却不一定都有品位,孔二国却是绝对的老饕,比起做饭,他更喜欢享受美食。

多年来在御膳房,这位吃到不对味的东西,是真会当着众人的面破口大骂,把好几个御厨给骂得从此得了见孔便腿抖的病。

退休以后,孔二国是更加变本加厉,一条舌头毒得家里几个小辈都受不住,还是孔繁林想了个办法,把人糊弄出去,让他去祸害别人算了。

这两年,老爷子吃遍天南海北,从老字号的苍蝇馆,到有名有号的百年大酒楼,都留下他的足迹。

在外人的店里,这位反而不随便展露毒舌,但凡你做得菜有可取之处,他都颇宽容,但是,一旦也觉得凑活不过去,损人的话真是从没有半个字重复。

孔繁林还特意在美食版块开了老孔专区,专门刊登老孔的毒舌评论。

别说,被他毒过的酒楼,只要不真是一文不值,竟然还能吸引一波顾客,顾客们莫名其妙地想知道老孔说难吃的菜,到底能难吃到什么地步去。

被骂的厨师:“…”

酒楼老板:“呃?”

孔繁林也觉得有些对不住人家老板和大厨,不过为了自己家人平安康泰,只好死道友不死贫道,阿弥陀佛。

“我看看。”

孔二国听孔繁林提起杨记,戴着老花镜,抱着手机翻了翻最新的诸多情报,“很热闹嘛。”

黑子们闹得很是欢快。

而且还真有黑帖失踪的情况发生。

孔二国蹙眉,神色间隐约流露出些许不悦,他一向认为,一位厨师,一家酒楼,必须有能接受任何批评的胸怀,如果没有,就回家自己做饭去,不要给食客们吃。

还有,好好的私房菜馆,请人算卦算什么?

身为御厨,他从年轻时候起,就有点看不起那些厨艺不好,就喜欢闹花样的厨子,他始终觉得好厨师,唯一该做的就是单纯地去磨练自己的厨艺。

厨艺和其他手艺都一样,没有无限专注,就不会有至高无上的成就。vp一开始,孔二国也只是稍加关注,结果没多一会儿过去,这‘杨记’就变得更有存在感。

圈子里好几个老朋友都说,不知道杨记究竟是个什么来路,他们酒楼的几个熟客,有几次过来吃饭,都提起过杨记,说是自从吃过一次,就上了瘾,可惜不容易排号,否则一天三顿都吃在杨记,没其他酒楼的事了。

“呵,反正这几天也没有别的目标,就它吧。”

孔二国到想见识见识,这杨记究竟有多大的本事。

杨玉英到是每天都能收到很多剧本,综艺节目邀请等等,她现在不急着赚钱,杨记已经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剧本没有特别有趣的,就干脆都拒了,只安安心心地享受每日对着清风明月品香茗喝甜酒的悠闲生活。

春日正好,这日杨玉英让文桓帮忙,又弄了些笋子来。

据闻,这些笋子来历不凡,是文桓托朋友自一位菩萨的道场移栽到山头,又请山神帮忙培育,如今竹林成海,从其中选择最嫩最鲜美的春笋,清晨露珠未去,便挖出笋子,转眼送到杨记,趁着最新鲜的时候下锅。

油焖,小炒,炖老鸭汤,一笋可百吃,杨玉英烧了几道,靠几道菜换来未来一年的食材,她又尝了尝家里厨子们的手艺,不得不说,真论手艺之高明,杨玉英和这些名厨比,还是稍嫌稚嫩。

小城隍带着他的狐朋狗友们日日来试新菜,每天都过得美滋滋,就是外头的食客们是既痛苦又快来。

时不时有新菜当然很好,但是他们大部分都只能闻见味,根